个人简介
科研项目:
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基金,利用降尺度卫星重力资料研究华北水文重力变化,2025-2026,8.03万,在研,主持
横向,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重力基点观测技术服务,2024-2025,4万,在研,主持
武汉站面上项目,WHYWZ202102,基于卫星与地面观测的南北地震带长期重力变化研究,2022-2023,4万,结题,主持
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,40704009,卫星重力在强地震中长期预报中的方法研究,2008-2010.20万,结题,主持
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(协作),41931074,中国大陆多尺度时变重力场建模及地震重力效应研究, 2020-2024,62万,参加(第二)
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,XH21021,长宁地区重力数据融合及深浅构造特征研究,2021/01-2023/12, 16.68万,在研,参加(第三)
国家重点研发项目,2018YFC1503500,重力卫星L0数据预处理技术,2018-2021,43万,参加(第二)
代表性论文:
Zou, Z.; Li, Y.; Cui, L.; et al. Spatiotemporal Evaluation of the Flood Potential Index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across the Volga River Basin Based on Combined Satellite Gravity Observations. Remote Sens. 2023, 15, 4144.(SCI)
邹正波;张毅;谈洪波,等.利用重力卫星研究青海玛多及云南漾濞地震周边2002-2021重力变化[J].地震地质,2021,43(04):999-1012.(EI)
邹正波,张诚,崔立鲁,等.利用重力卫星探测近16年中国大陆地区陆地水储量长期变化趋势[J].科学技术与工程,2021,21(05):1701-1706.(核心)
邹正波,李辉,吴云龙,等.日本MW9.0地震震区及其周缘2002—2015年卫星重力变化时空特征[J].地震学报,2016,38(03):417-428+508.
邹正波,李辉,吴云龙,等.尼泊尔M8.1地震震前卫星重力场时变特征[J].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,2015,35(04):547-551.
邹正波,罗志才,吴海波,等.日本MW9.0地震前GRACE卫星重力变化[J].测绘学报,2012,41(02):171-176.
Cui L.; He M.; Zou Z.; et al.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Droughts and Flood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from 2003 to 2020. Sensors. 2022; 22(21):8178. (SCI,通讯)
麻继文,吴桂桔,邹正波,等.四川长宁及周缘重力数据融合及深浅构造特征研究[J].地球学报,2024,45(06):977-988.
软件著作权:
基于模型的水文重力计算软件V1.0,2024 (1/4)
卫星重力地震服务平台V1.0,2021(1/4)
专利:
一种采用高精度地面重力数据对梯度计校准的方法及系统:202010947553.3[P].2021-01-05.(3/6)
一种采用卫星跟踪卫星装置对加速度计校准的方法和系统:201811340977.2[P].2019-04-05.(2/5)
一种卫星重力观测数据异常值提取方法、装置及电子设备:201810170237.2[P].2018-08-07. (2/6)
研究方向及领域
主要从事卫星重力资料分析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,具体包括:卫星重力数据预处理及指标分析、卫星重力场模型解算,卫星重力时变信号提取、卫星重力应用、地震震例分析及会商等方面研究。
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
主持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,地震局监测司监测运维项目1项,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项目3项,横向项目3项。作为主要合作者和业务骨干,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科技支撑计划、自然基金青年项目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、地震局星火计划、地震监测运维等项目的研究。以第一作者在核心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,合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软件著作权4项,发明专利1项。其中第一作者论文“利用卫星重力梯度确定地球重力场的时域法研究”和“日本Mw9.0地震前GRACE卫星重力变化”分别荣获2008、2014年度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。作为主要完成人,研究成果获得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,中国地震局减灾科技成果二等奖2次,湖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成果奖1次。
研究生培养情况
培养研究生:6名,已毕业3名。
招生意向:大地测量学;固体地球物理学
代表性科研成果
科研项目:
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基金,利用降尺度卫星重力资料研究华北水文重力变化,2025-2026,8.03万,在研,主持
横向,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重力基点观测技术服务,2024-2025,4万,在研,主持
武汉站面上项目,WHYWZ202102,基于卫星与地面观测的南北地震带长期重力变化研究,2022-2023,4万,结题,主持
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,40704009,卫星重力在强地震中长期预报中的方法研究,2008-2010.20万,结题,主持
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(协作),41931074,中国大陆多尺度时变重力场建模及地震重力效应研究, 2020-2024,62万,参加(第二)
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,XH21021,长宁地区重力数据融合及深浅构造特征研究,2021/01-2023/12, 16.68万,在研,参加(第三)
国家重点研发项目,2018YFC1503500,重力卫星L0数据预处理技术,2018-2021,43万,参加(第二)
代表性论文:
Zou, Z.; Li, Y.; Cui, L.; et al. Spatiotemporal Evaluation of the Flood Potential Index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across the Volga River Basin Based on Combined Satellite Gravity Observations. Remote Sens. 2023, 15, 4144.(SCI)
邹正波;张毅;谈洪波,等.利用重力卫星研究青海玛多及云南漾濞地震周边2002-2021重力变化[J].地震地质,2021,43(04):999-1012.(EI)
邹正波,张诚,崔立鲁,等.利用重力卫星探测近16年中国大陆地区陆地水储量长期变化趋势[J].科学技术与工程,2021,21(05):1701-1706.(核心)
邹正波,李辉,吴云龙,等.日本MW9.0地震震区及其周缘2002—2015年卫星重力变化时空特征[J].地震学报,2016,38(03):417-428+508.
邹正波,李辉,吴云龙,等.尼泊尔M8.1地震震前卫星重力场时变特征[J].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,2015,35(04):547-551.
邹正波,罗志才,吴海波,等.日本MW9.0地震前GRACE卫星重力变化[J].测绘学报,2012,41(02):171-176.
Cui L.; He M.; Zou Z.; et al.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Droughts and Flood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from 2003 to 2020. Sensors. 2022; 22(21):8178. (SCI,通讯)
麻继文,吴桂桔,邹正波,等.四川长宁及周缘重力数据融合及深浅构造特征研究[J].地球学报,2024,45(06):977-988.
软件著作权:
基于模型的水文重力计算软件V1.0,2024 (1/4)
卫星重力地震服务平台V1.0,2021(1/4)
专利:
一种采用高精度地面重力数据对梯度计校准的方法及系统:202010947553.3[P].2021-01-05.(3/6)
一种采用卫星跟踪卫星装置对加速度计校准的方法和系统:201811340977.2[P].2019-04-05.(2/5)
一种卫星重力观测数据异常值提取方法、装置及电子设备:201810170237.2[P].2018-08-07. (2/6)
上一页
[1]
[2]
[3]
[4]
[5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