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简介
代表性论文及标准
1、Xinlin Zhang,et al, Coseismic gravity and displacement changes of Japan Tohoku earthquake(Mw 9.0), Geodesy and Geodynamics,2016,V2。
2、张新林等,2010-2018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绝对重力仪比测结果分析,中国地震,2020, 第4期。
3、张新林等,2010-2020年云南及周缘绝对重力变化特征,地震地质,2021, 第4期。
4、张新林等,云南区域重力基准统一对重力场变化速率的影响,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22,第9期。
5、徐如刚,张新林(共同第一作者),梁霄等,大别山金寨重力基线场混合重力测量实验与分析,地震地质,2023, 第5期。
6、王嘉沛,张新林(通讯),张毅等,武汉九峰地震台重力变化与地壳垂直形变分析,武汉大学学报·信息科学版,2022,第6期。
7、郝洪涛,王青华,张新林(通讯)等,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重力长期变化特征及其机理,地震地质,2022,第4期。
8、《绝对重力测量规范》DB/T 98-2004,中国地震局,2024,第一完成人。
代表性项目
1、日本M 9.0地震的重力和GPS研究及其对中国华北区域的影响,国家青年自然基金,2015/1/1-2017/12/31,25万,主持;
2、绝对重力测定技术标准,地震行业专项,2015/1/1-2019/12/31,73万,主持;
3、局部地质水文特征对地表重力观测影响研究,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,2018/1/1-2021/12/31,67万,排名2/9;
4、川滇地块东边界带及邻区岩石圈密度结构及其构造涵义研究,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,2022/1/1-2025/12/31,排名5/9;
5、高精度绝对重力仪研制测试,国家重大仪器专项,2015/1/1-2018/12/31,150万,排名2/9;
6、重力梯度测量卫星系统技术,国家重大项目,2017/1/1-2019/12/31,260万,排名4/4;
7、1606/1090军民融合工程,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,2016/1/1-2023/12/31,2568万,排名3/13;
8、三峡地区时变重力反演及地震构造环境研究,湖北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,2018/1/1-2020/12/31,3万,排名3/4;
9、三峡库首区构造运动与水库荷载的混合重力监测研究,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重点项目,2018/1/1-2021/12/31,20万,排名2/8;
10、地震相对重力测量规范,地震行业专项,2023/4/1-2024/12/31,3万,排名3/16;
11、巨灾项目-绝对重力仪测试、2024/5/1-2024/12/31、200万、排名1/12;
12、陆态网络工程-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测量、中国地震局、2020/1/1-2025/12/31、50万元/年 、排名1/10;
研究方向及领域
主要从事地球重力场时变及重力学应用研究、地震位错理论研究等工作。
科研工作及获奖情况
主要从事地震绝对重力观测与基准维护技术应用研究、地震位错理论研究,牵头中国地震局绝对重力观测任务设计、观测实施、仪器维护和调配等业务工作。任现职以来,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、科技服务项目7项,以及陆态网络工程、综合地球物理场、重力基准和庐山基线维护等监测运维项目多项,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国防科工局重大项目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、军民融合工程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地震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、高校开放基金等项目10余项。发表论文20余篇。主笔编写地震行业标准《绝对重力测量技术规范》。获得湖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、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学成果奖二等奖(排名第八)和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(排名第六)。
代表性科研成果
代表性论文及标准
1、Xinlin Zhang,et al, Coseismic gravity and displacement changes of Japan Tohoku earthquake(Mw 9.0), Geodesy and Geodynamics,2016,V2。
2、张新林等,2010-2018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绝对重力仪比测结果分析,中国地震,2020, 第4期。
3、张新林等,2010-2020年云南及周缘绝对重力变化特征,地震地质,2021, 第4期。
4、张新林等,云南区域重力基准统一对重力场变化速率的影响,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22,第9期。
5、徐如刚,张新林(共同第一作者),梁霄等,大别山金寨重力基线场混合重力测量实验与分析,地震地质,2023, 第5期。
6、王嘉沛,张新林(通讯),张毅等,武汉九峰地震台重力变化与地壳垂直形变分析,武汉大学学报·信息科学版,2022,第6期。
7、郝洪涛,王青华,张新林(通讯)等,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区重力长期变化特征及其机理,地震地质,2022,第4期。
8、《绝对重力测量规范》DB/T 98-2004,中国地震局,2024,第一完成人。
代表性项目
1、日本M 9.0地震的重力和GPS研究及其对中国华北区域的影响,国家青年自然基金,2015/1/1-2017/12/31,25万,主持;
2、绝对重力测定技术标准,地震行业专项,2015/1/1-2019/12/31,73万,主持;
3、局部地质水文特征对地表重力观测影响研究,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,2018/1/1-2021/12/31,67万,排名2/9;
4、川滇地块东边界带及邻区岩石圈密度结构及其构造涵义研究,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,2022/1/1-2025/12/31,排名5/9;
5、高精度绝对重力仪研制测试,国家重大仪器专项,2015/1/1-2018/12/31,150万,排名2/9;
6、重力梯度测量卫星系统技术,国家重大项目,2017/1/1-2019/12/31,260万,排名4/4;
7、1606/1090军民融合工程,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,2016/1/1-2023/12/31,2568万,排名3/13;
8、三峡地区时变重力反演及地震构造环境研究,湖北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,2018/1/1-2020/12/31,3万,排名3/4;
9、三峡库首区构造运动与水库荷载的混合重力监测研究,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重点项目,2018/1/1-2021/12/31,20万,排名2/8;
10、地震相对重力测量规范,地震行业专项,2023/4/1-2024/12/31,3万,排名3/16;
11、巨灾项目-绝对重力仪测试、2024/5/1-2024/12/31、200万、排名1/12;
12、陆态网络工程-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测量、中国地震局、2020/1/1-2025/12/31、50万元/年 、排名1/10;
上一页
[1]
[2]
[3]
[4]
[5]